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沙河毛名字的由来

    信息发布者:shenzhou01
    2017-02-10 08:52:13   转载

    沙河毛位于商店镇(原小桑乡)政府驻地东南1.5公里,

    沙河北岸。明永乐年间,毛姓人由河北省武邑、枣强

    一带迁此建村,立村毛家。1985年改为沙河毛。

    该村是明代文学家、都察副御史毛思义的故里。  

    明朝的巡抚大都是佥都御史或副都御使担任的,

    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。又称抚台。

    巡视各地的军政、民政大臣,从二品,二品是省部级,

    从二品相当于副省部级。



    毛思义,字继贤,号海隅。山东济南府武定州长寿乡永兴里毛家村(今滨州市阳信县商店镇沙河毛村)人。负性刚毅,学识该敏。弘治十五年(1502年)壬戌科进士。历任户部主事、工部都水司郎中、永平知府、安宁知县、陕西按察司副使、四川大参、巡抚凤阳等处右副都御史、巡抚应天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职,执政为民,廉洁清正,政绩卓著,诚一代良吏也!


    一、家世及生卒年


    毛思义父毛凤,叔父毛鳌。姑姑毛氏嫁给小李村(今阳信县商店镇西毛村,该村故事早已介绍)李员外的老二,丈夫20岁时早逝,无子,过继娘家二侄子毛鳌为子,更名李喜。后来因毛思义的升迁及干预,李喜的后人全部改为毛姓。毛姓人的繁衍速度远远超过本村李姓人和宋姓人,遂于明末改小李村为毛庄。毛思义每每以忠孝自许,为诸生时父患病,“渴思冰,不得而卒,终身不复饮冰”。


    毛思义的生卒年史书无载。《明世宗肃皇帝实录》卷五百“嘉靖四十年八月戊午朔”条载:“(乙酉)致仕总督粮储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毛思义卒,赐祭葬如例。”卒年为嘉靖四十年(1561年),另据乾隆版《阳信县志》载毛思义“六十七岁而卒”,由此推知其生年为弘治七年(1494年)。如此则毛思义弘治十五年(1502年)中进士时,年仅八岁,似乎不可能。《明实录》所载毛思义卒年和毛思义中进士的年份不当有错,疑县志所载“六十七岁而卒”或为“八十七岁而卒”之讹。如此,毛思义中进士时年已二十八岁,合乎情理。具体待考。


    二、仕宦及事迹


    毛思义的仕宦、事迹以清陈梦雷《古今图书集成·明伦汇编氏族典卷诸姓部》所载最详,其“毛思义”条:按《济南府志》,思义,字继贤,阳信人。弘治壬戌进士,授户部主事,转工部都水司郎中,出守永平,阉人诬奏逮狱,言官交章救之,谪知安宁州。嘉靖改元,升陕西副使,陟四川大参,升越藩伯,转台副总督漕运,再督南储,皆着伟绩。年六十七岁卒。毛思义为弘治十五年(1502年)壬戌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51名进士,初授户部主事,转任工部都水司郎中,在任期间,“凿月河以杀水势,公私便之”。




    “正德甲戌为永平守”(乾隆版《阳信县志》),正德甲戌年为正德九年(1514年),永平府址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。《明史·毛思义传》载:“正德十三年驾幸昌平,民间妇女惊避。思义下令言:‘大丧未举,车驾必不远出。非有文书,妄称驾至扰民者,治以法。’镇守中官郭原与思义有隙,以闻。立逮下诏狱,系半岁,谪云南安宁知州。”武宗到昌平时间为正德十三年(1518年) 三月二十九日,祭陵之后,即至密云游幸,民间竟传欲括子女敛财物以充进奉,车驾所至,民皆避匿。毛思义的命令具有安定民心的作用。传记中毛思义所忤为中官为“郭原”,而《明史》列传第一百九十五载“永平知府毛思义忤彬,下狱谪官”。查《毛思义传》所载事迹与江彬大致相同。江彬,明朝边将,曾随军与鞑靼作战,善察言观色,后来成为明武宗的义子,赐姓朱。明武宗建立豹房,江彬为皇帝物色民间美女,充斥其中,供皇帝淫乐之用,后被抄家处死。另外,《大明武宗毅皇帝实录》卷一百六十一载“(正德十三年夏四月己巳朔)送锦衣卫狱,寻令法司重拟罪,当赎杖还职,得旨,降三级为云南安宁知县”。武宗三月二十九日以后至密云,四月毛思义被送进锦衣卫狱,“系半岁”即出狱,贬职为“安宁知州”。安宁州为明代一州,明实录所载“安宁知县”不当。



    正德十六年(1521年)4月20日,武宗病死于豹房,嘉靖帝即位,起用先朝贬归人员。《明世宗肃皇帝实录》卷二载:“(正德十六年五月壬子朔丙辰)吏部奏,近奉诏查先朝直言守正降黜并乞归诸臣,死者议恤,生者录用。……知府翟唐、毛思义,知州樊准、吴栋,知县周秀皆以危言触忤黜谪废弃,众论惜之,谨各具履历以闻,乞赐优礼愍恤。而复李昆等官以次擢用……”嘉靖元年(1522年)三月,升陕西按察司副使,“民怀其德,为立生祠”(乾隆版《阳信县志》)。次年再升为四川大参。嘉靖三年(1524年)九月,参将何卿等率兵剿芒部叛贼陇政,斩首二百余级,俘二十余人,降其众数百,虽有斩获功,终渠魁陇政未擒,都御史汤沐等人以轻信寡谋之罪加以弹劾,何卿被革职,毛思义等皆令戴罪剿贼自赎。后来川、贵兵合讨,贼始灭,改芒部为镇雄府,设流官。嘉靖六年(1527年),芒部沙保谋复陇氏土官,拥陇寿子陇胜纠众攻陷镇雄府,执流官程洸,夺其印,杀伤数百人,程洸后逃奔毕节。毛思义与何卿偕同参将魏武、参议姚汝皋等齐头并进,斩杀沙保等贼首七人,其余全部殄灭,朝廷“劳以金币”。当初,抚臣欲设流官,毛思义以为不可,后果然发生叛乱,“人服其识”。嘉靖八年(1529年)五月,毛思义升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等处都御史。次年二月,与陈祥更调,转任总理粮储兼巡抚应天等处右副都御史。十月,顾鼎臣复上疏言粮长书手奸胥豪右通同作弊、影射侵分情形,皇上申诏毛思义斟酌处置。嘉靖十年(1531年)二月,受命以原职总督南京粮储。八月,雷震午门,角楼垂脊,毛思义与南京吏部尚书刘龙、兵部尚书王廷相等人各以自陈求罢,均未获得允准。嘉靖十一年(1532年)三月,“部覆思义宜致仕”。归里时,“囊无余资,惟积书数万卷”。嘉靖四十年(1561年)八月卒。


    三、著作及内容


    毛思义遗稿《海隅集》,经年未理,残阙弗备,曾孙毛烨广搜诸公赠言补而续之,遂成集,今藏于首都图书馆。馆藏《海隅集》为明末刻本,一函三册,四种九卷,半叶九行二十字,白口,四周单边,框高21.9厘米,宽14.6厘米。




    此书内分四目:《永平公案》二卷、《平夷事略》一卷、《小稿》四卷、《赠章》二卷。前二者记毛思义居官时的主要事迹。《永平公案》述其知永平府事。书中除自述记事外,另附与事件相关的奏疏、诏旨等公文,及友人送行诗文等。《平夷事略》述录毛氏入安宁后,以其才略平息苗夷叛乱以及赴各地剿贼之事,及同僚间往来书信、贺功诗词等。《小稿》为毛思义的诗文集,均为其为友人所撰写的赠序、墓志、祭文、诗篇等。《赠章》乃录同世诸名公赠言,包括诗、文、书等。曾孙毛烨续补此书,一为广其祖传,一为“以资考订,要之野史纪事,或以补正史之阙”(毛烨《海隅集永平公案序》)。书中提供了更多的原始数据,不仅可与史载互证亦可补其不备,使得人们能从诸多角度去了解事情的原委,对研究历史人物和史实有重要的参考价值。明清以降,主要的公私书目中未见录有《海隅集》一书,又经查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》和国内各图书馆古籍目录,均未觅及。由此观之,是集存世稀少,目前首都图书馆所藏虽不敢断言为海内孤本,然实属稀见典籍,至珍至贵。此书钤有“北平孔德学校之章”,编号为第四批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》10554号。




    另外,毛思义的仲女毛钟秀才思颖秀,娴于礼法,为诗温厚和平,庄严不佻。嫁邑人宁州州同刘世伟为妻。孙毛焯,举人,万历年间任吴桥知县,公俭廉明,五年之中三遇饥岁,邻境盗贼蜂起,悉心筹划赈灾防盗,邑赖以安,为立生祠,升福州府同知。




    除《海隅集》外,毛思义及其夫人的画像虽经五百多年也完好保存至今,毛思义的画像头戴乌纱官帽,身着大红朝服,腰束玉带,面部凝重,目光深邃,几绺青髯飘于胸前,显得非常安然,画幅二米多高,绘工细腻,色彩艳丽,如真人般大小,呼之欲出,是不可多得的精品。其夫人的画像也画得十分精细、逼真。经阳信县文物干部刘绍柏登门动员,画像主人将其捐献给县文化馆。经文物专家鉴定,该画像为国家一级文物,为阳信县的镇馆之宝。




    阳信县民俗博物馆里说书人正在说毛思义的故事






    历史名人展厅里有毛思义和其夫人的画像,现为国家一级文物


    毛思义自弘治十五年(1502年)受任户部主事,至嘉靖十一年 (1532年)致仕,任职时间长达30年之久。期间,他忠君爱民,见义必为,典型久著,言行颇与其名字(思义即时时都要想到注重道义,继贤即追随贤人)相合。斯人已逝,其风永存。




    《国朝山左诗钞》所录清初阳信诗人有毛如瑜、朱珏、马宛谷、刘新国、侯封公、丁启豫、曾继英、苏砺和丁午凡9 人18首诗,其中毛如瑜和朱珏不仅能诗文,而且义行节操卓卓不凡,与光岳奇并称阳信明末三大高士。毛如瑜,清初文人,生年不详,字贵甫,济南府武定州长寿乡永兴里毛家村(今滨州市阳信县商店镇沙河毛村)人。系毛思义玄孙。年少时受业于明崇祯岁贡沾化吴茂华,“善为文,补诸生试,每高等”(民国《阳信县志》卷八《毛异人墓铭》)才高自负,开门授徒,“济北学者多归之”,人称“毛先生”。见明末时局动荡,叹息说:“炎炎之室,其栋已颓,顾以板荡显名高,吾弗忍。”于是以古代的高逸之士为榜样,自己担负日用杂物,每日行走几十里,游历五岳等名山大川,凭吊赋诗,歌以见志。其《登北岳》诗云:


    恒岳嶙峋四望开,正逢春色气佳哉。


    风烟下瞰中原尽,形势遥从万里来。


    手接星辰依座近,身经虎豹扣关回。


    吾庐东岱登临旧,增长崔巍未易裁。


    另据《清诗别裁集》载:“贵甫曾挟策上书,为权幸阻抑而归。”毛如瑜有心投报,无地请缨。一气之下愤而不屑政治,唾弃功名。明亡后,绝意家园,游历愈远,客死他乡。其门弟子吴心逸感其事迹,以其行状乞铭,章丘人李象元为之作《毛异人墓铭》。著有《太瘦生稿》。 






    据沙河毛村村民毛学伟说,毛思义自幼家贫,上不起私塾,跟随母亲乞讨,路过一村见有一私塾(今惠民县麻店镇郭家官庄),他就窗外认真听,被教书先生发现,问他干什么,毛思义回到,您讲的我都听会了,先生一问,他都对答如流,比在私塾里的学生还要懂得多。先生就决定免费教他读书。毛思义母亲每天乞讨到食物就放到沙河上的桥洞上,毛思义放学后就去桥洞里取食,喝沙河里的水,吃饱后再去上学,先生和同学们都很奇怪,为什么他每天都来的那么早呢?后来放学后先生就跟在他后面,发现了他在河边吃母亲讨来的饭,喝河里的水,先生深受感动,就对他特别照顾,回去告诉其他学生轮着请先生吃饭时都让毛思义陪同。传说毛思义有仙气,早晨在小路上走,草向两边倒,不湿他的鞋,别的人鞋都会湿。现在毛氏家族邻村有大邱村,张南村,小司村,北边有商店镇西毛村,原阳信镇段赵村和城关南街等都有毛氏家族后人。据该村老一辈人说,戏剧《姐妹移嫁》中的男主人公就是毛思义,小名毛朱(中)堂。作者查阅资料,《姐妹移嫁》出自薄松龄《聊斋志异》中的一篇小说,主要讲述姐姐素花自小与牧童毛纪定亲,但成年后,因嫌弃毛纪贫穷,不愿出嫁。后迫于无奈父母让妹妹素梅代替姐姐出嫁,谁知出嫁不久,毛纪却状元及第,素花后悔不已。也许毛思义就是毛纪的原型。




    沙河毛村的老房子



    一眼不知年代的老井

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